1942年那会儿,中国虽然自己情况也挺艰难,但还是为了对抗外来的敌人,出兵去了缅甸打仗。
三年内,有个队伍,他们有个响当当的名字——“中国赴缅远征军”。
为了全力帮助缅甸对抗外来侵略者,有四万名勇士在缅甸这片土地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。
原本以为,那些没法回到家乡的英雄们,能在他们倒下的战场上,永远安静地休息。
没想到,缅甸居然恩将仇报,把他们的烈士墓给铲平了,而且在墓地上建起了高楼大厦。
更让人恼火的是,缅甸在破坏我国烈士安息之地的同时,对那些英美等国的墓地却完好无损。
但却采取了巴结的方式,小心翼翼地把它守护得好好的。
那么,缅甸为啥会这么做呢?烈士陵园被夷为平地后,那四万名烈士的灵魂该何去何从?
【埋葬在坟山的烈士】
2021年,有对爱满世界跑的夫妻,他们从江苏开始,走了好多天,最后到了缅甸。
他们这次来的主要事情,就是去缅甸祭奠那些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。
这些英雄们有个响当当的称号,那就是被称作“中国远征军”。
不过,等他们赶到原先烈士墓地的地方时,那儿烈士墓碑的踪迹早已不复存在。
他们一路打听了好久,后来才知道,原来的墓地早就没了,现在能去祭拜的,都挪到了缅甸的那个华侨公墓。
急匆匆赶到华侨公墓后,他俩在看门大爷的带领下,来到了纪念烈士的场地。
尽管烈士墓前还残留着人们不时前来祭奠的痕迹,但一想到那些被糟蹋的烈士安息之地,心里就一阵难受,仿佛连那随意飘荡的风都在指责缅甸的行为不地道,没良心。
要不是几十年前,那帮豁出命去建起防线、跟侵略者死磕的远征军,现在缅甸说不定早就成了别国的地盘一角了。
还说什么独立的联邦共和国呢,那都谈不上了。
那么,到底是啥原因,让中国远征军好几十年前跑到缅甸去“支援”呢?
这事儿得从日本挑起全面攻打咱们中国那会儿讲起。那时候,日本突然对咱们动手,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。这就是所有事情的起点。
1937年7月7号那天,日本鬼子找了个士兵不见了的理由,想硬闯进咱们的地盘。在卢沟桥那块儿,他们跟咱们的军队干上了,结果就闹出了大名鼎鼎的卢沟桥事变,这事儿当时可是轰动了全国,甚至全世界。
从那以后,日本就拿着这事儿当理由,不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战争,还在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,害得成千上万的中国老百姓没了家,到处流浪。
碰到这种境况,中国人能做的就是咬牙死磕,拼尽全力为自己和子孙后代闯出一条生存之道。
当全中国的人们都齐心协力,一起对抗日本侵略军时,日本的大部分军队就被分散开来,没法集中力量。
漂洋过海去攻打别的国家,虽然让日本人那贪婪的野心得到了释放,但也确实让日本花了不少冤枉钱。
为了省钱少花在军费上,日本急着想快点打完这场侵略战,好把中国的地盘全给占了。
不过,中国人坚决保卫家园,打死也不向侵略者低头的决心,使得他们没法迅速占领中国,反而迫使他们在中国战场上增加了大量的人和物资投入。
兵力被扯得七零八落,还被牢牢拖住,军费也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哗哗流走,这下日本人可慌了神。
【中国远征军赴缅】
1938年那会儿,日本急着想掌控战局,就在武汉跟咱们中国军队打了起来。
不过,日本方面出乎意料的是,这回他们非但没占到便宜,反倒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栽了个大跟头。
这次叫做“武汉会战”的战斗,是由中国的第5和第9战区军队共同策划的。他们在行动前进行了周密的战术分析和冷静的判断。
对抗战斗会从武汉周边开始,然后顺着长江的两边打过去,覆盖了安徽、河南、江西、湖北这几个省的好几个战区。
这次战斗是抗战战略防守时最大的一场,而且打的时间也是最久的。
这次战斗中,咱们中国军队特别勇猛,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,消灭的敌军数量是抗战这么久以来最多的一次。
日本军队吃了败仗,心里头那叫一个憋屈,可没办法,因为局势摆在眼前,他们只能硬着头皮,把在中国战场上的进攻给停了。
接着,他们把对外发展的主要方向,慢慢从陆地转移到了海洋。
日军打算从缅甸和法国控制的印度那边想办法,想通过绕个弯子的策略,来改善他们在中国打仗时的糟糕处境。
抗战那会儿,缅甸和法国管的印度对我们来说,简直就是条救命的后勤大路。
英国和美国正是借助这条运输路线,往我们国家抗击日寇的主要战场后方的西南地区,运送打仗急需的各种东西。
日军原本有个周密的计划,他们打算在占领缅甸和法国控制的印度时,顺便把我们的主要外援运输路线给堵上。
之后,他们打算让我们国家孤立起来,没人帮忙。这样,他们就能趁机抢占南洋那边丰富的资源,建起一个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战争经济系统,不用再为军事物资和兵力发愁了。
随后,他们再次踏入中国战场,夺取了战争的主导权,几乎将我们的国土蚕食殆尽。
但是,日本虽然精心策划了这个计划,但中国军队在得知他们的意图后,绝不会乖乖就范。
1941年,太平洋战争一打响,日军就像狂风扫落叶一样,火速占领了东南亚好多国家,接着他们就把主要攻击目标锁定在了缅甸。
那时候,国民政府已经知道日本打算间接掌控中国战场,所以,为了赶在日本军队占领缅甸这些地方前头,他们火速建好了滇缅公路。这条路主要是用来快速运输从海外买来的东西,还有国际上给的援助物资。
滇缅公路刚修好不久,可没想到公路另一端的英国,就被日军拖进了战场僵局。他们为了阻止中国得到外部援助,想尽办法。
日本瞅准机会,硬是让英国把滇缅公路给封了,这样一来,中国唯一通向外面的路也被堵死了。
中国要赢得这场抗战的最终胜利,关键在于确保滇缅这条外援运输线畅通无阻,能正常使用。
要实现这个目标,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得阻止日本军队完全掌控缅甸的天空。
因此,为了不让日本掌控滇缅公路,中国在自己也面临困难的时候,还是派出了远征军去支援缅甸对抗外来侵略者。
【4万烈士墓被推平】
1941年底,12月份那会儿,中国和英国联手搞了个《保护滇缅公路协议》。签完协议后,中国就马上选了最厉害的部队,跑到缅甸去打仗了。
可没想到,中国军队碰到了个意外。杜聿明和戴安澜带着的中国远征军,好不容易走到了云南的中缅边界,结果却愣是没拿到马上进缅甸的“准许证”。
英国那边说,他们想看看日军接下来会怎么动,所以就让中国远征军先别急着进缅甸,先在中缅边界的大理和保山那边待着。
1942年2月份,缅甸的大城市仰光形势非常危急,英国军队在拼命抵抗,但还是很吃力。于是,他们赶紧向中国的远征军发出了求救信号,并且让远征军进入缅甸帮忙。
那年3月份,“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指挥官总部”在缅甸正式建立,这标志着中国军队开始在外国土地上奋力抗击日寇的新篇章。
从1942年3月到次年10月,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跟日军打了好几十场大大小小的仗。
在这场场激烈的打仗里,中国远征军的牺牲人数越来越多。为了保证缅甸战场上咱们的战士不缺人,国内也是拼了命,不停地往缅甸送去打仗的士兵。
强大的后盾保障,给远征军增添了更多战斗的信心。到了1934年年底,为了跟中国战场以及太平洋那边的战争局势相配合,
中国军队在印度那边,看到缅甸北部被敌人占了,就根据当时的情况,想了个打回缅北的主意。
执行计划满一年后,远征部队不光成功占领了缅甸北部的好几个城市,而且还攻下了缅甸北部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八莫。
1945年那会儿,中国远征军打乔梅打得特别顺,很快就拿下来了。然后,他们跟英军成功碰头,这样一来,日军在缅甸那边也基本上被赶跑了。
缅甸那边的事儿平息后,中国远征军去缅甸的任务也搞定了,没过多久,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国了。
但是,能风光回国的是那些活下来的英雄。而那些在战场上献出了生命,直接被安葬在缅甸的勇士们,却再也无法体会到祖国的怀抱。他们静静地躺在异国他乡,再也无法感受祖国的气息。
这些勇士们响应国家的呼唤,跑到缅甸去打鬼子,目的就是为了挡住外敌,盼着抗战早点胜利。
从缅甸全局来看,这些勇士们也助力国家赢得了独立与自由,避免了沦为日本傀儡的命运。
说白了,他们就是豁出命去,给缅甸搏一个光明的将来。
他们这样,从道理和情感上来说,都应当受到缅甸的敬重与关怀。
但是,缅甸却没能给予应有的尊重。战争结束没多久,他们就打着城市发展的旗号,把近四万名牺牲在缅甸的英雄烈士的墓地给推平了。
那些没良心的家伙,把墓地给铲平了,然后在上面造了路,建起了一栋栋高楼。
而且,当缅甸决定要铲平那片墓地时,他们并没有先给那些烈士迁坟,而是直接给推掉了,让那些白骨就这么露了出来。
幸亏有些当地的华侨,看不下去了咱们的烈士被这样对待,他们就把那些露出来的白骨收起来,另外找了个地方好好安葬了。
由于缅甸的一些做法,现在很多当地人压根不知道缅甸境内曾经有个烈士墓,里面安息着四万名英勇牺牲的烈士。
他们唯一清楚的事情,就是华侨坟山那儿埋着的是在缅甸去世的中国人。
最让人恼火的是,同样是跟缅甸一起抵抗日本鬼子的“战友”,中国烈士的墓地在缅甸那边却得不到啥重视,反观仰光那边的英美陵墓,却被保护得好好的。
虽然现在再去计较谁在战争中贡献更大没啥必要,但要是真要说的话,中国远征军在打仗那会儿的付出,可比英美两国多得多。
但这些事儿,缅甸压根儿就没放在眼里,根本不当回事儿。
以前,咱们国家啥都得从头开始建,实在没办法把那些英勇牺牲的英雄们带回家乡安葬。但现在可不一样了,咱们国家强大了,绝不会再让别的国家的人侮辱咱们的英雄。
了解历史、敬重那些在历史大潮中挺身而出的英雄豪杰,这是每个人都该明白的事儿!
#图文打卡计划#
